燕台

礼士招贤万古名,高台依旧对燕城。 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

译文:

燕昭王以礼相待、广招贤才的举动,成就了流传万古的美名,那座当初用来招贤的高台如今依旧矗立着,默默地面对着燕城。 可如今啊,这高台冷冷清清、孤寂落寞,再也没有人愿意登上它。春天去了秋天又来,高台之上荒草自顾自地生长,无人问津。
关于作者
唐代汪遵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