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

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嫁隐高踪。 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译文:

诸葛亮早期处境艰难,就像被困在泥沼中难以施展,一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出路,可这并不妨碍他在乡间安心地过着耕种和婚嫁相关的平凡生活,隐藏起自己的超凡踪迹。 如果不是刘备不辞辛劳地三次前往茅庐拜访他,又有谁能知晓在那简陋的茅庐中,住着一位如同卧伏着的巨龙般具有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呢。
关于作者
唐代汪遵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