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二首 二

水漾晴红压叠波,晓来金粉覆庭莎。 裁成艳思偏应巧,分得春光最数多。 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华堂客散帘垂地,想凭阑干歛翠蛾。

译文:

春日的阳光洒下,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那娇艳似火的牡丹,层层叠叠的波浪仿佛都被这红彤彤的色泽所压制。清晨时分,牡丹的花粉如金粉般纷纷扬扬地飘落,覆盖了庭院里的莎草。 这牡丹就像是被巧手裁剪而成,蕴含着人们无尽的绮丽情思,仿佛凝聚了世间最精巧的匠心。它尽情地汲取着春光,在万花丛中独占鳌头,得到的春色比其他花卉都要多得多。 那些即将绽放的牡丹,犹如美人脸上带着盈盈笑意的酒窝,娇俏动人;而盛开得正繁茂的牡丹,仿佛让人能听到花丛中传出了一声婉转的歌声,生机勃勃。 当华堂之中的宾客都已散去,帘子静静地垂落在地面。此时,这牡丹仿佛一位落寞的佳人,独自倚靠在栏杆旁,微微皱起眉头,似有无限的哀愁与情思。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