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宿云居寺上方

虚合披衣坐,寒堦踏叶行。 众星中夜少,圆月上方明。 霭尽无林色,喧余有涧声。 祗应愁恨事,还逐晓光生。

译文:

我在这空旷的僧房里披着衣服独自坐着,随后又来到寒冷的台阶上,踩着落叶漫步。 午夜时分,众多星辰的光芒渐渐黯淡,而那一轮圆月高悬在寺院上方,洒下明亮的光辉。 山间的雾气完全消散了,树林在月色下也失去了原本的色彩,周围一片寂静。喧闹过后,只剩下山涧潺潺的流水声在耳边回响。 唉,想来那些愁恨之事,又会随着清晨的曙光悄然滋生啊。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