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一公精舍

夜阑黄叶寺,瓶锡两俱能。 松下石桥路,雨中山殿灯。 茶炉天姥客,棋席剡溪僧。 还笑长门赋,高秋卧茂陵。

译文:

夜深了,我寄宿在这满是黄叶的古寺之中。这里的僧人既能持瓶诵经,又能携锡云游,修行功夫十分了得。 在寺中,有一条掩映在松树下的石桥小路。外面正下着雨,透过雨幕,可以看到山中佛殿里闪烁着昏黄的灯光。 茶炉旁坐着来自天姥山的客人,他们一边煮茶一边交谈。而在棋局边,则是几位来自剡溪的僧人,正专注地对弈。 看到眼前这般宁静超脱的景象,我不禁嘲笑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的事情来。当年他在仕途不顺后,在茂陵凄凉地度过了晚年。相比之下,我此刻在这古寺中的生活,真是自在又逍遥啊。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