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塘寄知者

白鸟梳翎立岸莎,藻花菱刺泛微波。 烟光似带侵垂柳,露点如珠落卷荷。 楚水晓凉催客早,杜陵秋思傍蝉多。 镏公不信归心切,听取江楼一曲歌。

译文:

洁白的鸟儿梳理着羽毛,静静地站立在岸边的莎草之上。水面上,藻花和菱角的尖刺随着细微的波浪轻轻晃动。 缥缈的烟雾如同丝带一般,渐渐蔓延,轻触着低垂的柳树。荷叶上的露珠圆润如珍珠,顺着卷曲的荷叶滚落下来。 楚地的江水在清晨透着丝丝凉意,好像在催促着游子早早启程。杜陵那个地方,秋意渐浓,耳边伴随着阵阵蝉鸣,更添了几分思乡的愁绪。 刘公啊,你要是不相信我急切的归乡之心,就来听听我在江楼上唱的这一曲悲歌吧。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