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翠微寺二十二韵

邠土初成邑,虞宾竟让王。 干符初得位,天弩夜收铓。 偃息齐三代,优游念四方。 万灵扶正寝,千嶂抱重冈。 幽石归阶陛,乔柯入栋梁。 火云如沃雪,汤殿似含霜。 涧籁添仙曲,岩花借御香。 野麋陪兽舞,林鸟逐鹓行。 镜写三秦色,窗摇八水光。 问云征楚女,疑粉试何郎。 兰芷承雕辇,杉萝入画堂。 受朝松露晓,颁朔桂烟凉。 岚湿金铺外,溪鸣锦幄傍。 倚丝忧汉祖,持璧告秦皇。 短景催风驭,长星属羽觞。 储君犹问竖,元老已登床。 鹤盖趋平乐,鸡人下建章。 龙髯悲满眼,螭首泪沾裳。 叠鼓严灵杖,吹笙送夕阳。 断泉辞劒佩,昏日伴旗常。 遗庙青莲在,颓垣碧草芳。 无因奏韶濩,流涕对幽篁。

译文:

这首诗较长,且包含较多的历史典故和隐晦的意象,以下是较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 邠地最初成为城邑,就像虞舜之后的丹朱最终让出了王位。帝王最初登上皇位时,那如天弩般的威势在夜晚收敛了锋芒。 皇帝在位时能与夏、商、周三代的贤君一样休养生息,心怀天下,悠然谋划着四方的事务。众多神灵护佑着正寝,重重山峦环绕着起伏的山冈。 奇异的石头被采来铺成台阶,高大的树木被选作栋梁之材。炽热的火云在寺庙的清凉中如同遇到了冰雪般消融,温泉殿里好似弥漫着寒霜的气息。 山涧的声响仿佛为仙乐增添了韵律,岩间的花朵仿佛借来了御香的芬芳。野外的麋鹿如同陪伴着神兽起舞,林间的鸟儿追逐着如同鹓雏般有序排列的队伍。 镜子里映照出三秦大地的景色,窗户前晃动着八方水光的影子。云雾缭绕,仿佛能寻到楚地神女的踪迹,洁白的雾气让人怀疑是在考验美男子何郎。 兰芷香草簇拥着帝王的车辇,杉萝枝叶延伸进华丽的殿堂。清晨,皇帝在松间的露珠中接受朝拜,夜晚,在桂树的烟霭中颁布历法。 山岚湿气弥漫在金色的门环之外,溪水流声在锦帐之旁鸣响。有人像张良担忧汉高祖那样忧心着皇帝,有人像蔺相如持璧告知秦皇那样向皇帝进言。 短暂的时光催促着神风之车疾驰,长星划过天际,仿佛落入了羽觞之中。太子还在向小臣询问政事,元老们却已卧床不起。 显贵们乘坐着华丽的车驾奔向平乐观,报晓的鸡人从建章宫走出。满眼都是对逝去帝王的悲叹,泪水沾湿了衣裳。 鼓声阵阵,庄严地护送着灵杖,笙声悠悠,送别着夕阳。泉水仿佛也因皇帝的离去而断流,昏暗的日光陪伴着军旗。 遗留下来的寺庙里青莲依旧绽放,坍塌的墙垣旁碧草散发着芬芳。可惜没有机会演奏那美妙的韶濩之乐,只能对着幽深的竹林伤心落泪。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