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七夕

月出西南露气秋,绮罗河汉在斜沟。 杨家绣作鸳鸯幔,张氏金为翡翠钩。 香烛有花妨宿燕,画屏无睡待牵牛。 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

译文: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月亮从西南方缓缓升起,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露气。那绚丽多彩的云霞映在银河中,好像斜斜的沟渠里流淌着绮罗绸缎。 杨家精心绣制了绘有鸳鸯图案的帐幔,张氏用黄金打造了翡翠形状的帘钩,大家都在为七夕这个浪漫的节日用心装扮。 香烛燃烧时结出了烛花,仿佛在妨碍栖息的燕子安睡;画屏后面的人毫无睡意,痴痴地等待着牵牛星的出现。 远处,千家万户传来捣衣的砧杵声,那声音越过三篙宽的水面传来。在这七夕之夜,横塘的景象竟让我感觉仿佛回到了旧时游玩的时光。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