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寺双桧

晋朝名辈此离群,想对浓阴去住分。 题处尚寻王内史,画时应是顾将军。 长廊夜静声疑雨,古殿秋深影胜云。 一下南台到人世,晓泉清籁更难闻。

译文:

在晋朝的时候,那些有名望的人在此与尘世相别,想来他们面对这两棵桧树浓郁的树荫,心中也有去留的抉择。 如今想要寻找曾经题诗的痕迹,或许还能找到像王羲之王内史那样的文人留下的笔墨;而当初为这桧树作画的,应该是如同顾恺之顾将军一样的大画家。 在夜晚寂静的长廊里,桧树叶子沙沙作响,那声音就好像是下雨一般;到了深秋时节,古老的殿宇旁,桧树的影子比天上的云朵还要壮观。 一旦从这南台法云寺回到尘世之中,清晨泉水流淌的清脆声响和林间清越的天籁之音,就更难再听闻了。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