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晓

虫歇纱牕静,鸦散碧梧寒。 稍惊朝珮动,犹传清漏残。 乱珠凝烛泪,微红上露盘。 褰衣复理鬓,余润拂芝兰。

译文:

夜晚,窗纱外虫鸣声渐渐停歇,四周一片静谧,乌鸦也已从碧绿的梧桐树上飞散,只留下梧桐树在清冷的空气中。 此时,朝堂上官员们身上玉佩的轻微晃动声,隐隐约约传入耳中,让人微微一惊;更漏的声音也还在空气中回荡,不过已经接近尾声,意味着一夜将尽。 屋里的蜡烛即将燃尽,烛泪如散落的珠子般凝结着;窗外的露盘上,已经微微泛起了一抹红色,那是晨曦即将到来的征兆。 女子听到动静,撩起衣裳起身,又整理了一下鬓发,清晨那带着些许湿润的空气轻轻拂过她,如同温柔的手抚摸着她如芝兰般美好的身姿。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