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恼曲

藕丝作线难胜针,蘂粉染黄那得深。 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劒刜钟铅绕指。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庐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 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 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鸳鸯瓦。

译文:

用藕丝来做线,实在难以承受针的穿刺,就像这微弱的力量难以承担重任;用花蕊的粉末来染黄色,哪能染得深沉浓艳,就好像美好的愿望难以达成浓烈的效果。 那如美玉般洁白、似兰花般芬芳的女子,却不被人看重、珍惜,而那青楼女子的一个微笑,就能轻易换得千金。 不要说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情况,锋利的宝剑本可斩断大钟,却可能被弯曲成绕指的铅丝一般,这世间很多事物都违背常理。 到了深秋时节,庭院里的绿色植物都在寒霜中凋零,只有荷花坚守着自己的红色,直至死去,象征着它的坚贞不屈。 庐江小吏坐着朱红色轮子的车,那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散发出阵阵香气。 女子拿出两股金钗来许下终身,不愿独自虚度青春,最终化作尘土,她渴望爱情能够有个美好的归宿。 那悠悠流淌的楚水,就像奔腾的骏马一样不停息,原野上满是让人怨恨、哀愁的红花紫花。 这片土地千百年来都承载着人们的怨恨与不平,到如今,那些饱含着怨恨的泥土被烧制成为鸳鸯瓦。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