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曲

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 远翠愁山入卧屏,两重云母空烘影。 凉簪坠发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梦。 锦叠空床委堕红,飔飔扫尾双金凤。 蜂喧蝶驻俱悠扬,柳拂赤栏纤草长。 觉后梨花委平绿,春风和雨吹池塘。

译文:

晶莹的红丝串起露珠般的水滴,那珍珠帘幕透着阵阵冷意,百尺长的井绳伴随着“哑哑”声缓缓落下井中汲水。 远处那带着哀愁的青山映入了床头的屏风,两层云母屏风徒然烘出暗淡的光影。 头上的凉簪从头发上滑落,女子在春日里睡得格外深沉,香炉里的香料如玉兔般慢慢燃着,散出香气,窗外的柳丝在轻风中如梦似幻。 锦被胡乱地堆在床上,凋谢的红花也随意散落,床边的帐子如同摆动着长尾的双金凤。 蜜蜂喧闹、蝴蝶停歇,一切都显得悠然自在,柳丝轻拂着红色的栏杆,纤细的青草不断生长。 女子睡醒后,发现梨花已经飘落在平整的绿草地上,春风夹着细雨轻轻吹向池塘。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