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场歌

茭叶萋萋接烟曙,鸡鸣埭上梨花露。 彩杖锵锵已合围,绣翎白颈遥相妬。 雕尾扇张金缕高,碎铃素拂骊驹豪。 绿场红迹未相接,箭发铜牙伤彩毛。 麦陇桑阴小山晚,六虬归去凝笳远。 城头却望几含情,青亩春芜连石苑。

译文:

在清晨如烟的曙光里,茭白的叶子长得十分茂盛,一片连着一片。鸡鸣埭上,梨花带着晶莹的露珠。 手持彩色仪仗的人们脚步锵锵,已经形成合围之势。那些有着绚丽羽毛、白色脖颈的野鸡,彼此之间似乎在暗暗嫉妒。 那用雕尾装饰的扇子高高扬起,上面的金线闪耀夺目。细碎的铃声中,洁白的拂尘轻轻晃动,旁边是毛色油亮的骏马。 绿色的围场中,野鸡奔跑留下的红色足迹还没连成一片,弓弩的铜牙一松开,箭飞出去,就射伤了野鸡漂亮的羽毛。 麦田与桑林的阴影下,小山渐渐笼罩在暮色中。皇帝乘坐的六匹骏马拉的车回去了,那舒缓的笳声也渐渐远去。 站在城头上回头远望,心中满是眷恋之情。那青色的农田和春日的荒草,一直延伸到石苑。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