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婉采莲歌

兰膏坠发红玉春,燕钗拖颈抛盘云。 城边杨柳向娇晚,门前沟水波粼粼。 麒麟公子朝天客,珂马珰珰度春陌。 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绡破春碧。 抱月飘烟一尺腰,麝脐龙髓怜娇娆。 秋罗拂水碎光动,露重花多香不销。 㶉𫛶交交塘水满,绿芒如粟莲茎短。 一夜西风送雨来,粉痕零落愁红浅。 船头折藕丝暗牵,藕根莲子相留连。 郎心似月月未缺,十五十六清光圆。

译文:

这位年轻美丽的采莲女子,乌发上的发油滑落,泛着光泽,她那如红玉般的面庞满是青春的气息。头上的燕钗垂落在颈边,原本盘起如云的发髻也有些松散。 城边的杨柳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娇柔,门前沟渠里的水波波光粼粼,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那骑着佩有珂饰骏马、马铃声叮叮当当响的公子,是要入朝为官的人,正轻快地驰过春日的郊野。 采莲女身姿轻盈,手掌绵软无力,舞动着轻薄的舞衣,那舞衣像是用鲛人所织的绡纱裁剪而成,在春光里如同碧色的画卷被轻轻破开。 她的腰肢纤细,宛如能抱月飘烟,散发着麝香和龙髓香料的迷人香气,让人怜惜她的娇美。 秋天的罗衣拂过水面,水面上破碎的波光随之晃动,露水浓重,花朵繁多,香气弥漫,经久不散。 水鸟㶉𫛶在满是水的池塘里欢快地鸣叫,绿色的芒草如粟米般细密,莲茎也短短的。 一夜之间,西风裹挟着秋雨袭来,采莲女脸上的脂粉痕迹零乱脱落,就像那凋零的红花,带着淡淡的哀愁。 她在船头折断莲藕,藕丝暗暗牵扯不断,藕根和莲子相互缠绕,仿佛难舍难分。 她思念着情郎,觉得情郎的心就像天上的月亮,不曾有缺失,在十五十六的时候,能洒下皎洁而圆满的清光。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