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温庭筠 锦城曲 锦城曲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温庭筠 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 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呌思归山月中。 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 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译文: 蜀地的山峦如黛眉攒聚,山顶还留存着晴天未化的积雪,簝笋和蕨芽在曲折的山路上缠绕生长。 江风好似一双巧手,裁剪出如彩霞般绚丽的云朵,花丛中千万枝杜鹃花开得像鲜血一样殷红。 杜鹃鸟飞入了山岩下的丛林中,在山间明月下,它声声啼叫,好像在诉说着思乡之情。 巴水荡漾,就如同那无尽的情思,卓文君在织机上织出了春天般艳丽的锦缎,那织机都仿佛被映红了。 幽怨的魂魄还未归来,芳草已经枯萎死去,有人在江头种下了相思子。 等这些树长大后,就把它们寄给那在远方眺望故乡的人,可那白帝城的荒城远在五千里之外啊。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