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陪裴大夫夜䜩

东山夜䜩酒成河,银烛荧煌照绮罗。 四面雨声笼笑语,满堂香气泛笙歌。 泠泠玉漏初三滴,滟滟金觞已半酡。 共向柏台窥雅量,澄陂万顷见天和。

译文:

在这长沙之地,与裴大夫一同在东山举行夜宴,宴会上美酒如河般流淌。银烛光芒闪耀,照亮了在座身着华丽绮罗的众人。 四周的雨声淅淅沥沥,仿佛将人们的欢声笑语都笼罩其中。满堂弥漫着香气,悠扬的笙歌在香气中飘荡。 清脆的玉漏刚刚滴下了三声,此时大家手中波光闪动的金杯里,众人已经喝得微微泛红、有了几分醉意。 我们一同看向裴大夫所在的位置,去窥探他高雅的气量。他就如同那清澈广阔、有万顷之阔的湖陂,展现出一种平和自然、和谐美好的气象。
关于作者
唐代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