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

春月三改兔,花枝成绿阴。 年光东流水,浩叹伤羁心。 酌桂烟屿晚,鴂鸣江草深。 良图一超忽,万恨空相寻。 上国刈翘楚,才微甘陆沈。 无灯假贫女,有泪沾牛衾。 衡岳三麒麟,各振黄钟音。 卿云被文彩,芳价摇词林。 夫子芸阁英,养鳞湘水浔。 晴沙踏兰菊,隐几当青岑。 明月洞庭上,悠扬挂离襟。 停觞一摇笔,聊寄生刍吟。

译文:

春天的月份已经过了三轮,原本花枝招展的景象如今已变成绿树成荫。时光就像向东流去的江水,一去不返,我不禁长叹,这漂泊在外的羁旅之心满是伤感。 傍晚时分,我在烟雾笼罩的小岛上,舀起桂花酒来饮。杜鹃鸟在江边深深的草丛中啼叫着。美好的人生计划一下子就变得渺茫难寻,万千遗憾不断地在心中萦绕。 京城选拔出了杰出的人才,而我才能微薄,甘愿默默无闻。就像古代那个无烛的贫女,无人相助,只能独自伤心落泪,泪水浸湿了粗陋的被子。 衡山的三位才俊,就像三只麒麟,每个人都能发出黄钟般的美妙声音。他们的才华如同祥瑞的卿云,文采斐然,在文坛声名远扬。 您是秘书省的英才,如今在湘水岸边修养自身。闲暇时在晴朗的沙滩上漫步,踏赏兰菊;悠闲地靠着几案,面对那青青的山峰。 明月高悬在洞庭湖上,那清幽的月光,就像您我之间的离愁别绪,悠悠地挂在我的心间。我停下酒杯,拿起笔,姑且写下这篇如同祭献用青草般质朴的诗文,以寄我的情思。
关于作者
唐代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