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终。 坐久仆头出,语多僧齿寒。 西塞长云尽,南湖片月斜。 李白终无取,陶潜固不刊。 我身若在开元日,争遣名为李翰林。

译文:

### 前两句 我创作的这上百首诗,就好像是同一首诗的延续,每一卷开头和结尾的风格都连贯如一,体现着我始终如一的创作理念和情感表达。 ### 第三、四句 我坐在这儿许久,连一旁伺候的仆人都困得脑袋耷拉下来了,而我还在不停地谈诗论道,和僧人交流看法,我说得太多,把旁边的僧人听得都觉得寒心(可能是观点独特让僧人难以认同)。 ### 第五、六句 西边的西塞山上,那长久笼罩的云雾已经散尽,而南边的南湖之上,一弯明月已渐渐西斜,天色渐晚。 ### 第七、八句 在我看来,李白的诗作终究不值得推崇,而陶渊明的作品则是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的经典。 ### 最后两句 假如我生活在开元盛世那个诗歌繁荣的时代,怎么会让李白独占“李翰林”这样的盛名呢,我也有能力在诗坛崭露头角。
关于作者
唐代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