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后夷门乘舟至永城驿题

秋赋春还计尽违,自知身是拙求知。 唯思旷海为休处,忽喜孤舟似去时。 连浦一城兼汴宋,夹堤千柳杂唐隋。 从来此恨皆前达,敢负吾君作楚辞。

译文:

秋季参加科举考试,本想着春天能迎来好消息,可一切计划都落了空,我心里明白,自己是个笨拙之人,不懂得求取功名的门道。 我一心只想着找个像辽阔大海那样的地方,让自己好好停歇。突然之间,我惊喜地发现,这孤单的小船就好像我来时乘坐的那艘。 这连绵的水浦连着一座城,这城还兼具着汴州和宋州的地域特点。那夹着堤岸生长的千株柳树,似乎还夹杂着唐朝和隋朝的历史韵味。 从古至今,落第的遗憾都是那些前辈们经历过的,我哪敢辜负君主的期望,去写像《楚辞》那样抒发哀怨的文字呢。
关于作者
唐代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