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赵嘏 题昭应王明府溪亭 题昭应王明府溪亭 2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赵嘏 靖节何须彭泽逢,菊洲松岛水悠溶。 行人自折门前柳,高鸟不离溪畔峰。 晓渭度簷帆的的,晚原含雨树重重。 轩车过尽无公事,枕上一声长乐钟。 译文: 不必像陶渊明那样非得在彭泽才能遇见悠然之境,这溪边亭旁就有菊花洲、松树岛,还有那悠悠流淌的碧水。 过往的行人自行折取门前的柳枝(古时折柳有送别之意),而高飞的鸟儿始终不愿离开溪边的山峰。 清晨,渭水上的船帆清晰地从屋檐前驶过;傍晚,原野笼罩在雨中,树木层层叠叠,一片朦胧。 达官贵人的车马都过去了,也没有了公事的烦扰,这时枕上能听到从长乐宫传来的一声钟声。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