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听松声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 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 强与幽泉竝,翻嫌细雨幷。 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 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

译文:

庭院里微风轻轻拂动,高大的松树自然而然地发出美妙的音韵。 聆听这松声的时候,没有任何外物来扰乱,一整天都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若非要把松声和幽泉的声音相提并论,反倒会觉得松声更胜一筹,嫌弃把它和细雨声混在一起。 松声拂过天空,仿佛增添了鹤鸣的清越;穿过窗户,又与悠扬的琴声相互契合。 更何况现在正值秋末时分,这松声在皎洁的月光下听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不知道那幽深的山涧底部,松树萧瑟的声音又有谁会去聆听呢。
关于作者
唐代刘得仁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