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垣行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沙砾。 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 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 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 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 十月边塞寒,四山沍阴积。 雨雪鴈南飞,风尘景西迫。 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 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 岂要黄河誓,须勒燕山石。 可嗟牧羊臣,海外久为客。

译文:

狂风席卷着大海,扬起的沙尘在万里之遥都能看到。抬头望去,天空都被遮蔽,一整天都是昏暗不明的景象。 这个时候,军队分两路进发,既要在东边抵御敌人,又要在西边对抗敌军。旗帜和战鼓布满了山峦,还派遣小股部队悄悄地隐藏着锋刃和箭矢去偷袭敌军。 精锐的骑兵在拂晓时突破敌人的包围,奇兵则趁着夜色去袭击敌人的营垒。 十月的边塞十分寒冷,四周的山上积聚着厚厚的阴寒之气。雨雪纷飞中大雁向南飞去,风尘弥漫,天色也渐渐西沉。 以前我专注于学问探讨,从来没有在经籍研读上有过懈怠。可一朝之间我就放下了笔砚,拿起矛戟投身军旅已经十年了。 我哪里是为了像古人那样对着黄河发誓求个心安,我一定要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 可叹那像苏武一样牧羊的臣子,在海外长久地漂泊为客。
关于作者
唐代崔融

崔融,字安成,齐州全节人。擢八科高第,补宫门丞,迁崇文馆学士。中宗为太子时,融为侍读,典东朝章疏。长安中,授著作佐郎,迁右史,进凤阁舍人。坐附张易之兄弟贬袁州刺史,寻召拜国子司业。融为文华婉典丽,朝廷诸大手笔多手敕委之,卒,谥曰文。集六十卷,今编诗一卷。 崔融字安成,齐州全节人。为文以华婉典丽称。神龙二年卒,年五十四。补诗二首。(按唐有两崔融。《全唐诗》卷六十八之崔融,武后时人也。卷八百八十七《补遗》六之崔融,则唐末干宁时吴郡人。今兹所补,盖即武后时崔融之作。)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