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

薄游忝霜署,直指戒冰心。 荔浦方南纪,蘅臯暂北临。 山晴关塞断,川暮广城阴。 场圃通圭甸,沟塍碍石林。 野童来捃拾,田叟去讴吟。 蟋蟀秋风起,蒹葭晚露深。 帝城犹郁郁,征传几骎骎。 回忆披书地,劳歌谢所钦。

译文:

我有幸在御史台这个高洁的官署中任职,秉持着清正无私的心履行职责。如今我奉命前往南方的荔浦,不过在此之前,我暂时来到了北面的蘅皋。 天气晴朗,连绵的山峦仿佛切断了关塞的通道;暮色降临,广阔的城池被笼罩在阴影之中。打谷场和菜圃一直延伸到诸侯的封地,田间的沟渠和土埂却被石林所阻碍。 乡村的孩童在田间拾取掉落的谷物,年老的农夫一边劳作一边吟唱着歌谣。秋风乍起,蟋蟀发出阵阵鸣叫;夜晚的露水浓重,芦苇显得更加苍郁。 长安依旧繁华热闹、气象万千,而我乘坐的驿车却不停地快速前行。我不禁回忆起在朝中与各位一起读书论道的时光,在此作这首诗来感谢诸位我所钦佩的人。
关于作者
唐代苏味道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 ,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