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暇日与群公同游

桂亭依绝𪩘,兰榭俯回溪。 绮栋鱼鳞出,雕甍凤羽栖。 引泉聊涨沼,凿磴且通蹊。 席上山花落,帘前野树低。 弋林开曙景,钓渚发晴霓。 狎水惊梁雁,临风听楚鸡。 复看题柳叶,弥喜荫桐圭。

译文:

在王屋山一侧,我建造了一座小巧的亭子,闲暇的时候和诸位友人一同来这里游玩。 那桂木搭建的亭子依傍着陡峭险峻的山峰,兰木建成的水榭俯瞰着曲折回环的溪流。精美的屋梁如同鱼鳞般层层排列,雕饰的屋脊好似凤凰栖息其上。 我引来泉水,让小池塘里的水涨满;开凿出石磴,让它能连通山间的小路。坐在亭中,只见山上的花瓣飘落席间;凭帘远望,野外的树木仿佛都低矮了许多。 清晨时分,在山林中射猎,眼前是一片明朗的景色;在晴朗的日子里,到水边垂钓,天边还出现了绚丽的彩虹。在水边嬉戏,惊起了栖息在桥边的大雁;迎着清风,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楚地鸡鸣。 再看看友人在柳叶上题写的诗句,更让我欣喜的是亭子旁桐树投下的阴凉。
关于作者
唐代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