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南洛师臣契,东岩王佐居。 幽情遗绂冕,宸眷属樵渔。 制下峒山跸,恩回灞水舆。 松门驻旌盖,薜幄引簪裾。 石磴平黄陆,烟楼半紫虚。 云霞仙路近,琴酒俗尘疎。 乔木千龄外,悬泉百丈余。 崖深经炼药,穴古旧藏书。 树宿抟风鸟,池潜纵壑鱼。 宁知天子贵,尚忆武侯庐。

译文:

在洛阳南边,朝廷大臣和天子心意相通;在东山岩畔,是辅佐帝王之臣的居住之地。 他心怀幽远情趣,将官服冠冕抛诸脑后,而天子却眷顾着这位似樵夫渔夫般悠然自在的贤才。 天子下令停驾于峒山,浩荡皇恩让车驾转回灞水之畔。 松树林立的山门处,天子的旌旗车盖停驻;薜荔编织成帐幕的地方,迎来了众多官员。 石头台阶平整地铺在黄色的土地上,云雾中的楼阁仿佛一半都融入了紫色的天空。 这里云霞缭绕,好似离仙人行走的道路很近;伴着琴音与美酒,尘世的繁杂都被远远疏离开来。 高大的树木已经生长了千年有余,高悬的泉水落差百丈不止。 幽深的山崖曾是炼制丹药的地方,古老的洞穴过去藏有珍贵的书籍。 树上栖息着能乘风高飞的鸟儿,池塘里潜藏着能在深壑中畅游的鱼儿。 谁能想到身处尊贵之位的天子,还会记挂着像诸葛亮草庐一样的地方。
关于作者
唐代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