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故台苍颉里,新邑紫泉居。 岁在开金寺,时来降玉舆。 龙形虽近刹,鸟迹尚留书。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余。 天文光圣草,宝思合真如。 谬奉千龄日,欣陪十地初。

译文:

那古老的台地,是传说中仓颉居住的地方,如今新的城邑成了帝王居住的紫泉宫所在之处。 在这合适的年岁,修建起了金碧辉煌的寺庙,恰逢此时,皇帝的车驾也来到了这里。 那蜿蜒的山势虽然临近寺庙,而仓颉造字留下的鸟迹般的文字传说还留存世间。 寺外的竹林好似是当年仓颉蒸青竹简后留下的景象,寺中的池水仿佛还有当年仓颉洗笔点墨的痕迹。 皇帝题的诗文光彩照人,彰显着圣明,这珍贵的思想与佛法真谛相契合。 我很惭愧能逢此千载难遇的好时机,满心欣喜地陪侍在这佛地盛会的开端。
关于作者
唐代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