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 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中。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译文:

这首诗用了很多和牛相关的典故来展现牛的形象和功绩,下面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在齐国,宁戚唱着悲歌得到了齐桓公的赏识,最终入朝为相,牛儿也曾见证这一段贤才得遇明主的佳话;在燕国,田单布下火牛阵,让牛儿冲锋陷阵,早早地就立下了赫赫战功。 牛儿想要到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去悠闲漫步,得先穿过那片梓树林。 在吴国,名臣邴原看到牛在月下喘息,便想到牛怕热,看到月亮以为是太阳,不禁感慨世事艰辛。牛儿也常常在睡梦中被狂风惊醒,好似在奔突中也会担忧着未知的风险。 蜀道艰险难行,若没有五丁力士开山,道路难以打通,可牛儿凭借自身的坚韧和力量,仿佛也能在那曲折如九折的道路上开辟出前行的通途,就像它在历史和生活中,默默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着事情的进展。
关于作者
唐代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