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
羽檄本宣明,由来□木声。
联翩至汉国,迢递入燕营。
毛义持书去,张仪韫璧行。
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
译文:
由于诗中有缺字(“由来□木声”),可能会影响对整首诗理解的完整性,但以下是大致的翻译:
这紧急的羽檄本来就是用来传达明确指令的,它的出现就好似那敲击木梆声一般,有着警示众人的意味。
它接连不断地传送到大汉的国土,又经过漫长的路程抵达了燕国的军营。
就像毛义曾经手持书信去履行使命一样,使者带着这羽檄如同张仪怀揣着和氏璧出行一般郑重。
读着这檄文,就像读《曹风》之诗后让人有所警醒,而檄文如同陈草(陈草指代檄文有一定文学意象),让人们开始知晓其中传达的讯息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