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 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译文:

在汉朝的时候,学识渊博、造诣高深的大儒非常多,就像当年邹衍讲学的厅堂一样,儒家的重要义理在这里清晰明了地被阐发着。 老子著有五千言的《道德经》,详尽地阐述了道家的思想和智慧;而《诗经》包含三百篇诗歌,也促成了礼仪规范的形成与传播。 在那个时代,读书之人只要凭借学问就如同拾取地上的草芥一样轻松地获取高官厚禄,可有些人即便拥有满箱的黄金财富,在学识和品德面前也是枉然。 谁能料到,有这样一位怀有超凡辩论之才的人,他凭借出众的学识和口才,登上了重席讲学,成为了群英中的佼佼者。
关于作者
唐代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