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阴行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祠。 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旗。 汉家五叶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 栢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 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銮舆。 五营夹道列容衞,三河纵观空里闾。 回旌驻跸降灵场,焚香奠醑邀百祥。 金鼎发色正焜煌,灵祇炜烨摅景光。 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 櫂歌微吟彩鹢浮,箫鼓哀鸣白云秋。 欢娱宴洽赐群后,家家复除户牛酒。 声明动天乐无有,千秋万岁南山寿。 自从天子向秦关,玉辇金车不复还。 珠帘羽扇长寂寞,鼎湖龙髯安可攀。 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篷。 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不可测。 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译文:

你难道没看见从前西京长安处于全盛之时,皇帝亲自到汾阴祭祀土地神后土。 祭祀前在斋宫住宿斋戒,准备好了充足的祭祀用品,撞响大钟、敲响战鼓,竖起装饰着羽毛的旗帜。 汉朝传到第五代,天子既有才能又有雄才大略,礼待各方神灵,让四方各族都来朝拜。 在柏梁台上君臣赋诗,盛大的宴会结束后,皇帝下诏御驾亲临河东。 河东太守亲自清扫道路,恭迎皇帝并为其銮驾引路。 五营的士兵夹道排列,担任警卫,三河地区的百姓都出来观看,街巷都空了。 皇帝的旌旗回转,车驾停下,来到祭祀神灵的场所,焚香洒酒,祈求各种吉祥。 祭祀用的金鼎闪耀着辉煌的色彩,神灵显灵,放射出奇异的光芒。 埋下美玉、陈列牺牲,祭祀神灵的仪式完毕,皇帝举起旌旗,上马乘车离开。 那汾水的弯曲处景色优美,适合游览,乘坐着用木兰做桨、桂木做船的小舟。 船夫轻轻唱着划船的歌,彩饰的船儿在水上漂浮,箫鼓发出哀伤的声音,白云悠悠,秋色正浓。 皇帝欢宴群臣,与大家相处融洽,还赏赐了诸侯,每家都免除了赋税徭役,每户都得到了牛肉和美酒。 这盛大的声名震动了上天,这样的欢乐是前所未有的,大家都祝愿皇帝千秋万岁,寿比南山。 自从天子前往秦关,那玉辇金车就再也没有回来。 珠帘和羽扇长久地寂寞冷落,就像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那龙须又哪里能攀附得上呢。 千年的人事在一朝之间化为乌有,以四海为家的帝王之路也走到了尽头。 当年的豪雄意气如今在哪里呢?祭祀的坛场和宫殿馆舍都长满了野草和蓬蒿。 路上遇到年老的人,他们常常叹息,世事变幻无常,难以预测。 从前那青楼里还歌舞升平,如今却只有黄色的尘土和丛生的荆棘。 满眼望去都是山川景色,泪水不禁沾湿了衣裳,富贵荣华又能持续多久呢? 你看如今的汾水之上,只有年年秋天的大雁飞来飞去。
关于作者
唐代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