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

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 别家万里余,流目三春际。 猿啼山馆晓,虹饮江皐霁。 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闭。 岭嶂穷攀越,风涛极沿济。 吾师在韶阳,欣此得躬诣。 洗虑宾空寂,焚香结精誓。 愿以有漏躯,聿薰无生慧。 物用益冲旷,心源日闲细。 伊我获此途,游道回晚计。 宗师信舍法,摈落文史艺。 坐禅罗浮中,寻异穷海裔。 何辞御魑魅,自可乘炎疠。 回首望旧乡,云林浩亏蔽。 不作离别苦,归期多年岁。

译文:

我被贬官流放到这炎热的山谷,就像那孤帆在浩渺的水面上不受拘束地飘荡。 我离开家乡已经有万里之遥,放眼望去,此时正是阳春三月。 清晨,山馆外猿猴的啼叫声声入耳;雨过天晴,彩虹就像在江边饮水一般。 湘江岸边,竹林与清泉幽静宜人;衡山的山峰上,石头堆积得像粮仓一样,仿佛封闭着神秘。 我翻越了重重的山岭,沿着江河历经了无数的风浪。 我的师父能禅师在韶阳,我很高兴自己能够亲自去拜见他。 我洗去心中的杂念,以空灵寂静为宾友,焚香立下精诚的誓言。 我愿意用这有烦恼的身躯,去熏染那无生的智慧。 对于物质的需求越发淡泊旷达,内心也一天天变得闲适而细腻。 我有幸找到了这条修行之路,虽然走上求道之路已经很晚了。 宗师的确舍弃了世俗的佛法,摒弃了文章史籍这些技艺。 他在罗浮山中坐禅修行,到海边去探寻奇异的景象。 我又怎会推辞去抵御那山林中的鬼怪,哪怕要承受炎热与疾病。 回首眺望故乡,云雾与山林茫茫一片,把故乡遮挡得严严实实。 我不再为离别而痛苦,因为归期已经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关于作者
唐代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