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旻上人伤果禅师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 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 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 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译文:

果禅师开始修持纯净的佛业时正当青春年少,可这短暂的人生就如朝菌蟪蛄般匆匆结束。 在佛法的境界里,本来就没有他人也没有自我,无所谓过去也无所谓未来。 在禅师葬礼时,箫鼓喧闹之声震动大地,出殡的仪仗如龙蛇般直上映照着天空。 然而,如今佛法的殿堂好像失去了栋梁之材,觉悟的大海仿佛打破了舟船。 往昔,秦王曾馈赠镇纸之器,经文也从宋国传播开来。 果禅师的声名美誉传遍了无数的世界,他的风范德行影响极其深远。 可如今,他曾修行的青园寺已经荒草丛生、破败不堪,那寺外的道路和田地也一片荒凉。 禅师的美好德音仿佛还在耳边,可他坟上的树木都已经长得高大,甚至好像都能生起烟雾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