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 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译文:

我缓缓地辞别了繁华的都城长安,一路不停地朝着洛阳城进发。 这一路上的行程超过千里之遥,所经过的山川也重重叠叠。 风常常在特定的地方吹拂,云大多从众多山峰间涌出。 园中的柳树长得郁郁葱葱,山上的松树挺拔直立。 可我的心情却十分低落,满心都是对家乡的思念,只是独自一人在外,连流泪都觉得无处可流,无人可诉。
关于作者
唐代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