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兴溪夜上赴岭

尝蓄名山意,兹为世网牵。 征途屡及此,初服已非然。 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筿边。 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 数曲迷幽嶂,连圻触暗泉。 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 非梗胡为泛,无膏亦自煎。

译文:

我长久以来都怀有归隐名山的想法,无奈却被这世间的功名利禄之网牵绊住了。 我在仕途的征途中多次来到这里,原本打算早日归隐,可如今看来已无法实现。 夕阳渐渐落在青色的山岩边际,我沿着溪流前行,身旁是翠绿的竹子。 离去的小船在月光下行驶,归巢的鸟儿在行人前栖息。 溪流拐了几道弯,让人迷失在幽深的山峦之中,接连的岸崖还碰到了隐蔽的泉水。 深山里林风聚集,思绪也随之纠结缠绕,这漫长的夜晚,羁旅之情如悬在空中般难以释怀。 我并非那水中的浮梗,为何却像它一样四处漂泊呢?我又没有油脂,却也像那灯芯一样独自煎熬。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