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与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诣一所林沼尤胜因并坐其次相得甚欢遂赋诗焉以咏其事

方驾与吾友,同怀不异寻。 偶逢池竹处,便会江湖心。 夏近林方密,春余水更深。 清华两辉暎,闲步亦窥临。 苹藻复佳色,凫鹥亦好音。 韶芳媚洲渚,蕙气袭衣襟。 萧散皆为乐,裴回从所钦。 谓予成夙志,岁晚共抽簪。

译文:

我曾经和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然到了一个地方,那里的树林和池沼景色特别优美,于是我们一起坐在那里,彼此相处得十分愉快,接着就吟诗来记述这件事。 下面是这首诗的翻译: 我们并驾齐驱,与我的好友一同出游,大家怀有相同的志趣,寻觅的目标也并无差异。 偶然间来到了有池塘和竹子的地方,一下子就勾起了我们归隐江湖的心思。 夏天临近,树林才刚刚变得茂密;春天刚过去,池水显得更加幽深。 清新秀丽的景色相互辉映,我们悠闲地漫步,也不时驻足观赏。 浮萍和水藻呈现出美好的色泽,野鸭和鸥鹭也发出动听的声音。 美好的春光使洲渚变得妩媚多姿,蕙草的香气都沾染到了我们的衣襟。 我们悠然自在,这一切都成了乐趣,来回徘徊,心中满是钦慕。 朋友们说我已实现了长久以来的志向,到了晚年我们就一起辞官归隐吧。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