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荆州城楼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余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译文:

天空是多么的辽阔啊,可我却被困在这江城之中。 有一座百余尺高的层楼,远远地矗立在城的西北角。 闲暇的时候我时常登上高楼眺望,眼前是荒郊和那旧日的都城。 那一处处接连不断的陈旧遗迹映入眼帘,我静静地遥想当年这里的宏伟蓝图和壮志雄心。 从古至今,山川依旧存在,可如今这地方的郡县设置已和过去大不相同。 当年楚国北疆虽已并入郑国,可东边又怎能防得住吴国的侵扰呢? 楚国历经了好几代的传承,当年足以和陕地的城郭相抗衡。 这里虽占据着上游的有利地势,可中原地区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三峡的险阻如同躺在枕席上一样容易跨越,关隘桥梁畅通无阻连接着五湖。 如今天下太平,已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也就不用再去谈论如何把守关隘了。 自从我被罢去了在朝廷的官职,来到这里担任州郡长官。 我平日闲居在山林之中,晚年还有着小小的心愿和追求。 我就像王陵一样憨直,而不像宁武子那样假装愚笨来避祸。 如今我面对着南浦,只见天上的大雁和水中的野鸭成双成对地飞过。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