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 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彩斿。 凫鹥喧凤管,荷芰鬬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 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 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 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 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 雄图不足问,唯想事风流。

译文:

在南方历经了好几个朝代的更迭,北湖这里才形成了十个洲屿。 天气晴朗的时候,华林苑一片清美;夕阳西下之际,景阳楼笼罩在余晖里。 帝王的仙骑从果树下归来,彩色的游船停靠在渡口旁。 野鸭和鸥鸟的喧闹声与凤管吹奏的乐声交织,荷叶和菱角簇拥的水面上龙舟在竞相角逐。 有七位才子陪伴着帝王吟诗作赋,上千人应和着划船的号子歌唱。 这热闹的场景应该可以和周王在镐京的宴乐相比,也不逊色于汉武帝在汾水巡游时的秋景之欢。 然而,长期的安逸享乐让风俗变得懈怠懒散,江山的守护也变得轻易和随便。 齐王曹芳实在不够英武,孙峻也是毫无谋略。 国家的祥瑞之气一天天消散,谁又能来重振霸业呢? 就像东海会变成桑田,昔日繁华的姑苏城如今也有麋鹿游荡。 在时运不济的时候各方争夺三国的天下,即使在太平时期也难以统御九州。 幕府山虽然依旧矗立,但豫章馆哪里还留存呢? 湖中的水淀依旧,菱歌还是那样的强劲有力。 往昔的宏伟蓝图已不值得再去探寻,只能怀想那些风流韵事了。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