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 1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张九龄 魏武中流处,轩皇问道回。 长堤春树发,高掌曙云开。 龙负王舟渡,人占仙气来。 河津会日月,天仗役风雷。 东顾重关尽,西驰万国陪。 还闻股肱郡,元首咏康哉。 译文: 曹操当年曾在这黄河中流之处纵横驰骋,轩辕黄帝也曾在此地问道后返回。 长长的堤坝上,春天的树木已然绽放新芽,华山上那如巨掌般的峰峦在黎明的曙光中破开云雾,清晰可见。 那祥瑞的神龙背负着帝王的船只稳稳渡河,人们仿佛沾染了这一方的仙妙之气。 黄河渡口与日月同辉,帝王的仪仗威严无比,仿佛能驱使风雷。 向东望去,重重关隘都已抛在身后;向西前行,万国诸侯仿佛都在陪伴相随。 还听说这如同帝王股肱般重要的蒲津关所在之地,君主正吟咏着天下安康的赞歌。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