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复往焉故有此作

灵境信幽绝,芳时重暄妍。 再来及兹胜,一遇非无缘。 万木柔可结,千花敷欲然。 松间鸣好鸟,竹下流清泉。 石壁开精舍,金光照法筵。 真空本自寂,假有聊相宣。 复此灰心者,仍追巢顶禅。 简书虽有畏,身世亦相捐。

译文:

这处神奇美妙的地方实在是清幽至极,如今这美好的时节里又显得格外温暖明媚。 我再次来到这景色绝佳之处,能有这样的际遇并非没有缘分。 万千树木的枝条柔软得似乎可以相互缠绕,无数花朵绽放得像要燃烧起来一样艳丽。 松树间有悦耳的鸟儿啼鸣,翠竹下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 陡峭的石壁旁建起了精致的佛寺,金色的光芒洒在法事的筵席上。 这世间的空明本就是寂静无声的,那些虚幻的表象也只是姑且拿来宣扬佛法罢了。 我这样已经心如死灰、看淡世事的人,依旧追寻着隐居山林修行的禅意。 虽然有公务文书的压力让我有所忌惮,但此刻我也愿意将自身和这尘世的纷扰一并舍弃。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