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缅然万里露,赫曦三伏时。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 展力慙浅效,衔恩感深慈。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 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译文:

在这遥远的万里征途上,正值三伏天,阳光炽热耀眼。 飞禽走兽都逃进了幽深的树林里避暑,酷热的阳光像火一样流泻,让人担心身体会生出毛病。 这一路远行怎么会没有辛苦呢,但我却自我感觉很愉悦。 我恭谨地办理公事,确实是一心为公,而这次出行也能让我在完成使命后回家省亲,满足私人的愿望。 我惭愧自己能力浅薄,为国家效力的成效有限,但内心深深感激皇上的恩宠。 我就算是赴汤蹈火也愿意,更何况我做事问心无愧,没有做过亏心事不怕鬼神来欺。 清晨我从高山的山坳出发,傍晚就渡过了长江岸边。 秋天的瘴气又怎么能毒害到我,夏天的江水又为何不能平静呢。 我确实明白秉持正道的人,只需要问自己内心的方向。 就像传说中吕梁的水流虽然凶险,但亲身经历后,才觉得那些记载不是虚妄之言啊。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