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属县道中作

春令夙所奉,驾言遵此行。 途中却郡掾,林下招村氓。 至邑无纷剧,来人但欢迎。 岂伊念邦政,尔实在时清。 短才滥符竹,弱岁起柴荆。 再入江村道,永怀山薮情。 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 迹与素心别,感从幽思盈。 流芳日不待,夙志蹇无成。 知命且何欲,所图唯退耕。 华簪极身泰,衰鬓慙木荣。 苟得不可遂,吾其谢世婴。

译文:

我向来都奉行着春季发布政令、劝农耕种的职责,于是驾车踏上了这巡查之路。 在途中,我遣回了郡里的属官,到山林间去招呼村里的百姓。 到达县城之后,并没有繁杂的事务困扰,前来的百姓只是热情地欢迎我。 这哪里是因为我懂得治理邦国的政务呢,实在是因为当下时世清平啊。 我才能浅薄却滥竽充数地担任了地方长官,年轻时就从贫寒之家出仕为官。 如今再次踏上这江村的道路,心中永远怀念着山林隐居的生活。 更何况此时正逢阳春时节,我静静地聆听着应时的鸟儿鸣唱。 我的行迹与我内心的想法已经背离,感慨和幽思在心中满满当当。 美好的时光不会等待我,我早年的志向一直没能实现。 既然知晓天命,我还有什么别的欲求呢,我所期望的唯有回家耕田种地。 那些头戴华贵簪缨的人尽享荣华富贵,可我两鬓斑白,面对树木的生机都感到羞愧。 如果不能顺遂我的心意,我就要告别这世间的羁绊了。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