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虔州杨侍郎

汉网疎仍漏,齐民困未苏。 如何大丞相,翻作弛刑徒。 中宪方外易,尹京终就拘。 本矜能弭谤,先议取非辜。 巧有凝脂密,功无一柱扶。 深知狱吏贵,几迫季冬诛。 呌帝青天阔,辞家白日晡。 流亡诚不吊,神理若为诬。 在昔恩知忝,诸生礼秩殊。 入韩非劒客,过赵受钳奴。 楚水招魂远,邙山卜宅孤。 甘心亲垤蚁,旋踵戮城狐。 阴骘今如此,天灾未可无。 莫凭牲玉请,便望救焦枯。

译文:

### 整体概述 这首诗是李商隐为杨嗣复被贬而死所写的悼诗,表达了对杨嗣复遭遇的同情,对政治黑暗的批判。以下是逐句翻译: ### 首联 “汉网疎仍漏,齐民困未苏。” 汉朝的法网虽然宽松,却还是让一些该受惩处的人逃脱了;普通百姓依旧困苦,生活没有得到复苏。这里“汉网”借指当时的律法,“齐民”就是普通民众。 ### 颔联 “如何大丞相,翻作弛刑徒。” 为什么堂堂的丞相,反而成了被减轻刑罚的罪犯呢?“大丞相”指杨嗣复,“弛刑徒”指被解除枷锁等刑具、服劳役的犯人。 ### 颈联 “中宪方外易,尹京终就拘。” 御史中丞这样的重要官职刚刚调任外地,担任京兆尹最终还是被捕了。“中宪”指御史中丞,“尹京”就是做京兆尹,杨嗣复曾担任这两个官职。 ### 颔联 “本矜能弭谤,先议取非辜。” 本来他还自恃能够平息众人的指责和诽谤,却先被无端地议论并遭受了无辜的灾祸。“弭谤”就是消除指责、议论,“非辜”即无辜。 ### 颈联 “巧有凝脂密,功无一柱扶。” 那些陷害他的人手段精巧,编织罪名像凝固的油脂一样严密;而他对国家有功劳,却没有一个人能像擎天柱一样出来扶持他。 ### 尾联 “深知狱吏贵,几迫季冬诛。” 他深深体会到了狱吏的权势,几乎在冬末被处死。古代一般在冬季执行死刑,“季冬”就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 ### 首联 “呌帝青天阔,辞家白日晡。” 他对着苍天呼喊皇帝,可青天如此广阔,似乎听不到他的声音;他在傍晚时分告别家人。“晡”指傍晚。 ### 颔联 “流亡诚不吊,神理若为诬。” 他被流放远方,实在是无人哀悼同情;天理怎么能这样被歪曲呢?“不吊”就是无人哀悼。 ### 颈联 “在昔恩知忝,诸生礼秩殊。” 过去我有幸得到他的知遇之恩,他对待我这样的门生礼数很是不同。“忝”是谦辞,表示自己有愧于。 ### 尾联 “入韩非劒客,过赵受钳奴。” 我不像当年入秦的韩非那样有侠客相助,也像经过赵国时被当作钳徒的人一样遭遇困境。这里用了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无力救助杨嗣复的无奈。 ### 首联 “楚水招魂远,邙山卜宅孤。” 我在楚水这边为他招魂,距离遥远难以实现;他在邙山的墓地显得那么孤独。“招魂”是古代的一种习俗,希望能召回死者的魂魄。 ### 颔联 “甘心亲垤蚁,旋踵戮城狐。” 那些人甘心亲近小人,不久之后却被像城狐一样的坏人所害。“垤蚁”指小蚂蚁,比喻小人,“城狐”指城墙里的狐狸,比喻仗势作恶的人。 ### 颈联 “阴骘今如此,天灾未可无。” 上天的阴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天灾恐怕是不可避免的了。“阴骘”指上天默默地使人间安定,这里是说上天的安排不公。 ### 尾联 “莫凭牲玉请,便望救焦枯。” 不要只是凭借祭祀用的牲畜和玉器去祈求,就指望能挽救这衰败、困苦的局面。意思是光靠祭祀是无法改变现实的。
关于作者
唐代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