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宫井双桐

秋港菱花干,玉盘明月蚀。 血渗两枯心,情多去未得。 徒经白门伴,不见丹山客。 未待刻作人,愁多有魂魄。 谁将玉盘与,不死翻相误。 天更阔于江,孙枝觅郎主。 昔妬隣宫槐,道类双眉歛。 今日繁红樱,抛人占长簟。 翠襦不禁绽,留泪啼天眼。 寒灰劫尽问方知,石羊不去谁相绊。

译文:

秋日的河港里,菱花已经干枯。那原本如美玉圆盘般的明月,也像是被蚀去了光彩。 那两棵枯桐树的树心,仿佛渗着血一般,它们饱含深情,却无法离去。 它们白白地与白门(这里可能象征宫廷)的其他事物相伴,却始终等不来那如同丹山凤凰般的贵客。 还没等把它们雕刻成人形,它们就因愁绪满怀而仿佛有了魂魄。 是谁把玉盘给予它们呢,这看似美好的东西,却没有让它们得到生机,反而耽误了它们。 天空比江水还要辽阔,而它们的后代子孙还在寻觅着它们的主人。 往昔,它们曾嫉妒邻宫的槐树,说槐树的样子就像美人紧蹙的双眉。 如今,繁茂的红樱树,却抛下它们独自占据着长长的竹席般的阴凉之地。 翠绿色的衣衫再也禁不住裂开,它们泪如泉涌,像是在对着上天哭诉。 要经历劫火将一切烧成寒灰之后才明白其中缘由,那石羊一直伫立在那里,究竟是谁牵绊着它不能离开呢。
关于作者
唐代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