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李商隐 涙 涙 2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译文: 长久幽闭在深宫中的女子,整日哀怨地穿着绫罗绸缎,心中满是离情别绪,时时刻刻盼望着生活能起些波澜。 就像当年舜帝南巡不归,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江畔痛哭,泪水洒在竹子上留下了无数斑痕;还有百姓对着纪念羊祜的岘首碑,也不知流下了多少感怀的泪水。 王昭君离开汉宫,在萧瑟的秋天远赴塞外,心中该有多少悲戚;项羽兵败,在营帐中听到四面楚歌,那帐中又洒下了多少英雄末路的伤心泪。 然而,当清晨我在灞水桥边询问得知,这些人的悲戚泪水,都比不上一个身着青袍的寒士,去送别乘坐玉珂华车的达官贵人时所流的伤心泪啊。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