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槛

镜槛芙蓉入,香台翡翠过。 拨弦惊火凤,交扇拂天鹅。 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 仙眉琼作叶,佛髻钿为螺。 五里无因雾,三秋只见河。 月中供药剩,海上得绡多。 玉集胡沙割,犀留圣水磨。 斜门穿戏蝶,小阁锁飞蛾。 骑襜侵鞯卷,车帷约幰𨱂。 传书两行雁,取酒一封𫘞。 桥迥凉风压,沟横夕照和。 待乌燕太子,驻马魏东阿。 想像铺芳褥,依稀解醉罗。 散时帘隔露,卧后幕生波。 梯稳从攀桂,弓调任射莎。 岂能抛断梦,听鼓事朝珂。

译文:

这是一首较为晦涩、意象丰富的诗,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美人来到装饰着镜子的栏杆前,如芙蓉般娇艳,她走过供奉着香火的香台,好似翡翠般光彩动人。她拨弄琴弦,那声音惊起了画中如火焰般绚烂的凤凰;她交合扇子,轻轻拂过像天鹅一样的饰品。 她强忍着像战国时阳城人那样妩媚的笑容,欢快地唱起如郢都流行的美妙歌曲。她的眉毛如琼玉做成的柳叶般精致,发髻如同佛像头上用钿做成的螺形。 周围没有五里的雾气遮挡,秋季里只见那星河璀璨。在月宫中供奉后剩下了仙药,从海上带回了许多轻薄的绡纱。 美玉是从胡地的沙中割取而来,犀角经过圣手精心研磨。斜开的门旁有戏耍的蝴蝶飞过,小阁楼里锁着飞舞的飞蛾。 骑马人的衣摆随着马鞍卷起,马车的帷幕紧紧束着车篷。传书的大雁排成两行飞过,驮酒的骆驼慢悠悠地走来。 远处的桥边凉风阵阵,横流的沟渠与夕照相互交融。就像燕太子丹等待乌头马变白那样期盼,如同魏东阿王曹植驻马停留般深情。 我想象着她铺好芬芳的褥子,恍惚中仿佛看到她解开醉意中的绫罗衣衫。分别时,帘幕隔着夜露;卧眠后,帐幕仿佛泛起了波纹。 梯子稳稳的,她可以去攀折月中的桂树;弓箭任凭她拉满去射那莎草。我又怎能抛却这如梦幻般的情感,去听着鼓声,像上朝的官员一样忙碌呢。 需要说明的是,李商隐的诗常常情感隐晦、用典繁多,这首诗在理解和翻译上存在一定难度,上述翻译只是一个尽量贴合诗意的解读。
关于作者
唐代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