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二首 一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帬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女从年幼到青春时期的成长历程,字里行间流露出少女怀春的哀怨与羞涩。以下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译文: 在她八岁的时候,就偷偷地拿起镜子,仔细端详自己的模样,已经能够熟练地描绘出长长的眉毛。十岁那年,她外出踏青游玩,身穿绣着芙蓉花的美丽衣裳,那衣摆随风飘动,就像盛开的芙蓉花瓣一样娇艳。 十二岁时,她开始学习弹奏古筝,常常戴着银甲练习,连睡觉都舍不得卸下来,可见她对弹琴的痴迷。 到了十四岁,她开始有了少女的羞涩,刻意回避家中的男性亲属,大家都能猜到,她还没有许配人家。 十五岁的她,在春风中暗自垂泪,背对着秋千,独自沉浸在少女的心事里。或许是对未来的爱情充满了憧憬与迷茫,又或许是心中有了难以言说的情愫,只能在这无人的角落默默感伤。
关于作者
唐代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