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令狐郎中见寄

望郎临古郡,佳句洒丹青。 应自丘迟宅,仍过柳恽汀。 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 句曲闻仙诀,临川得佛经。 朝吟搘客枕,夜读漱僧瓶。 不见衔芦雁,空流腐草萤。 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 象卉分疆近,蛟涎浸岸腥。 补羸贪紫桂,负气托青萍。 万里悬离抱,危于讼合铃。

译文:

令狐郎中您去治理那古老的郡县,您寄来的美好诗句就像绘于丹青之上,光彩夺目。 您大概是从像丘迟那样优美的居处出发,又路过了如柳恽笔下的汀洲这般诗意的地方。 您的书信随着那浩渺的江水寄来,我回信时外面正下着迷迷蒙蒙的雨。 听说您在句曲山听闻了修仙的秘诀,在临川得到了佛教的经典。 您早晨吟诗时靠在客居的枕头上,夜晚读书时用僧人的水瓶里的水漱口。 我看不到那衔着芦苇迁徙的大雁,只能看着那腐草化为的萤火虫徒劳地飞舞。 我身处这狭窄之地,就像困在浅井中的青蛙一样悲哀,也见识过上天发怒降下雷霆的威力。 这里靠近边疆,有奇异的花草,岸边还弥漫着蛟龙涎水的腥味。 我为了补养虚弱的身体,贪求着紫桂,怀着一身傲气,寄托于青萍宝剑。 我们相隔万里,心中满是离别的愁绪,这种哀愁比诉讼时的铃声更让人心神不宁、危险可惧。
关于作者
唐代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