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

玉塞功犹阻,金门事已陈。 世途皆扰扰,乡党尽循循。 客道难投足,家声易发身。 松篁标节晚,兰蕙吐词春。 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 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 歛迹愁山鬼,遗形慕谷神。 采芝先避贵,栽橘早防贫。 弦泛桐材响,杯澄糯醁醇。 但寻陶令集,休献楚王珍。 林密闻风远,池平见月匀。 藤龛红婀娜,苔磴绿嶙峋。 雪树交梁苑,冰河涨孟津。 面邀文作友,心许德为隣。 旅馆将分被,婴儿共洒巾。 渭阳连汉曲,京口接漳滨。 通塞时应定,荣枯理会均。 儒流当自勉,妻族更谁亲。 照瞩三光政,生成四气仁。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沦。

译文:

这并不是一首古诗词,而是一首五言排律,以下是将其大致翻译成现代汉语: 在边关建立功业依然困难重重,在朝廷谋得功名的往事也已成过去。 这世间的道路上,人人都在为名利而忙乱纷扰,而家乡的亲族们却都遵循着道德规矩生活。 在外漂泊作客,连立足之地都难以寻觅,不过家族的声望却容易让人有所作为。 松树和竹子到了晚冬才凸显出它们的气节,兰花和蕙草在春天绽放,就如同美妙的言辞般动人。 身处困境时,我羞于像摇尾乞怜的狗一样;心怀忠诚,我也有勇气像敢于触犯龙鳞的诤臣。 我的家临近三楚之地的江水,身上的衣带沾染着两京奔波的尘土。 收敛行迹,我担忧会招惹山鬼;舍弃外在形体,我仰慕那虚无的谷神境界。 采摘灵芝要先避开权贵,早早栽种橘树是为了防备日后的贫困。 琴弦拨弄,桐木做的琴发出清脆声响,杯中澄净的糯酒香醇可口。 我只愿追寻陶渊明的文集,不再向楚王进献所谓的珍宝。 树林茂密,能远远听到风声;池塘平静,月光均匀地洒在水面。 藤萝缠绕的佛龛,颜色红得婀娜多姿;长满青苔的石阶,绿意嶙峋。 积雪的树木交错在梁苑之地,冰封的黄河在孟津处涨起。 我以文章为邀,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内心认可品德高尚的人做邻居。 在旅馆中,我们即将分别,连幼小的孩子也一起为离别而洒泪。 渭阳之地连接着汉曲,京口和漳滨遥遥相望。 人生的通达与困厄,时机到了自会有定数;荣耀与枯萎,从道理上来说也是均衡的。 作为读书人应当自我勉励,除了妻子的亲族,还有谁更亲近呢? 希望能有像日月星三光那样公正的政治,有四季之气那样孕育万物的仁政。 就像磻溪那些心怀大志的人,即便头发花白也不肯沉沦于世。
关于作者
唐代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