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谏垣。 奏章为得地,齚齿负明恩。 金虎知难动,毛厘亦耻言。 掩头虽欲吐,到口却成吞。 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 周钟既窕槬,黥阵亦瘢痕。 凤阙觚棱影,仙盘晓日暾。 雨晴文石滑,风暖戟衣翻。 每虑号无告,长忧骇不存。 随行唯跼蹐,出语但寒暄。 宫省咽喉任,戈矛羽卫屯。 光尘皆影附,车马定西奔。 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 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接櫂隋河溢,连蹄蜀栈刓。 漉空沧海水,搜尽卓王孙。 鬬巧猴雕刺,夸趫索挂跟。 狐威假白额,枭啸得黄昏。 馥馥芝兰圃,森森枳棘藩。 吠声嗾国猘,公议怯膺门。 窜逐诸丞相,苍茫远帝阍。 一名为吉士,谁免吊湘魂。 间世英明主,中兴道德尊。 昆冈怜积火,河汉注清源。 川口隄防决,阴车鬼怪掀。 重云开朗照,九地雪幽冤。 我实刚肠者,形甘短褐髠。 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 杜若芳洲翠,严光钓濑喧。 溪山侵越角,封壤尽吴根。 客恨萦春细,乡愁压思繁。 祝尧千万寿,再拜揖余罇。

译文:

这首诗较长且内容复杂,下面为你逐句翻译: 往昔我侍奉唐文宗皇帝,有幸在谏官的职位任职。 我上奏章本以为能切中要害,却因言辞不当有负皇帝的圣恩。 深知权贵势力难以撼动,即便小事也耻于多言。 有时话到嘴边,即便心中想反驳如同要呕吐般难受,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我本如高悬明镜般坦坦荡荡,却像头戴盆子看天一样难以看清局势。 朝廷的规章如同大钟空有其声,官场的争斗让我满身伤痕。 皇宫的宫阙棱角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仙人承露盘在清晨的日光下闪耀。 雨后宫中的文石路光滑难行,暖风吹拂着戟上的衣饰飘动。 我常常忧虑百姓有苦无处诉说,担心国家动荡不安。 跟随在皇帝身边,我总是小心翼翼、局促不安,说话也只敢聊聊冷暖家常。 宫廷机要之地责任重大,周围有持戈矛的卫士屯守。 那些趋炎附势之徒如光影般依附权贵,车马纷纷向西奔往权贵府邸。 他们用巨大的利益衡量一切,为了微小的私利也能凭借契约争论不休。 他们搜刮的财富堆积起来超过了北斗星,积聚之处填满了西园。 运送财物的船只在隋河上相连,车马在蜀栈上留下深深的车辙。 他们像把沧海之水都滤干一样搜刮财富,像搜遍了卓王孙那样的富豪。 他们像巧猴一样雕琢钻营,炫耀自己的敏捷如同索上挂跟的杂耍艺人。 他们狐假虎威,如白额虎般作威作福,像猫头鹰在黄昏时发出阴森的叫声。 朝堂上本应是芝兰般的贤臣汇聚之地,如今却被枳棘般的奸佞之徒环绕。 他们唆使如恶犬般的势力攻击国家栋梁,公正的议论在他们的权势面前胆怯。 贤能的丞相们被放逐,他们远离了皇帝的宫门,前途渺茫。 即便被称为贤良之士,又有谁能避免像屈原那样的悲惨命运。 世上出了英明的皇帝,以道德中兴国家。 皇帝怜惜如昆冈被火焚烧的国家,如银河注入清源般整顿朝纲。 如同川口的堤防被重新加固,把那些阴暗角落里的鬼怪掀了出来。 厚重的乌云散开,阳光普照,九泉之下的冤屈也得以昭雪。 我本是个性情刚直的人,甘愿穿着粗布短衣、剃着光头。 我曾经冒犯过权贵,就像被蝎子蜇了尾巴,如今还能凭借着官位有所依靠。 杜若在芳洲上翠绿茂盛,严光垂钓的水滩喧闹不已。 这里的溪山延伸到越地的角落,土地是吴地的根基。 客居他乡的愁恨如春日的细丝般萦绕,思乡之情让我思绪繁杂。 祝愿皇帝万寿无疆,再次拜别这剩余的酒杯。
关于作者
唐代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