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州开元寺

南朝谢眺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 留我酒一罇,前山看春雨。

译文:

这里是南朝谢朓曾任职的宣城城,地处东吴腹地最为幽深之处。曾经的那些亡国之事就像飞鸿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这座古寺隐匿在烟雾缭绕的山坞之中。 寺中的楼阁高耸入云,足足有九十尺之高,长长的回廊环绕四周,廊柱多达四百根。在这高低错落的建筑之间,清风环绕着松树和桂树。 绿色的青苔与朱红色的楼阁相互映照,白色的鸟儿两两相对,好似在轻声交谈。山溪潺潺的流水声飘进了僧人的梦境,皎洁的月光洒在白色的墙壁上,泛起一片银晖。 在这里观赏景色,让人忘却了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凭靠着栏杆,思绪穿越古今。希望能留下这一樽美酒,在山前静静欣赏那如诗如画的春雨。
关于作者
唐代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纳兰青云